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在线日韩欧美,午夜高清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日韩小视频在线

農業儀器網

"展望十三五"系列報告會第二場報告會11日舉辦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應邀作報告

來源: 轉載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6-04-12  閱讀
  4月11日上午,中央宣傳部、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教育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委在京舉辦“展望十三五”系列報告會第二場報告會,邀請農業部黨組書記、部長韓長賦,圍繞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作報告。
  韓長賦:
  謝謝建平同志今天上午主持報告會。同志們,大家上午好,農業上講“一年之計在于春”,很高興在這樣一個春暖花開、生機勃發的季節來到大會堂,和大家一起交流“三農”發展,交流農業現代化的有關情況。大家知道,從五中全會到今年的兩會,中央可以說完成了對“十三五”,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戰略部署,上個月結束的全國“兩會”,審議通過了“十三五”規劃綱要。《綱要》通篇貫穿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提出了今后五年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體現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反映了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指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部重要的綱領性文件。《綱要》對“三農”發展高度重視,在多個章節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作出部署,特別是專列一篇對農業現代化進行了系統部署,具有很強的戰略性、針對性、指導性和操作性。
  今天,我結合貫徹落實《綱要》的精神,向大家報告四個方面情況:一是“十三五”農業現代化發展面臨的新環境,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立足點;二是“十三五”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總體思路,這是我們開展工作的著眼點;三是“十三五”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點任務,這是我們落實工作的發力點;四是“十三五”推進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要處理好的幾個關系,這是政策措施的關鍵點。我想從這四個方面來講一講,剛才建平書記說到這個題目,就是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這是“十三五”時期我國農業發展的主旋律。
  一、“十三五”農業現代化發展面臨的新環境 今年是開局之年。分析“十三五”的農業形勢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第一句話,基礎好。“十二五”農業形勢好,可以說成就巨大,為“十三五”推進農業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主要體現四個方面。一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邁上新臺階,2015年我國糧食產量達到12429億進,實現歷史性的“十二連增”,連續五年超過了11000億斤,連續3年超過12000億斤,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沒有過的。
  二是農民收入實現新跨越,2015年全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422元,突破了1萬元大關,比1978年增長了85倍,可喜的是連續六年,這個增幅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鎮居民的收入增幅,我們叫“兩個高于”,因為要縮小差距,農民收入增長一定要快于城鎮居民才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縮小到了2.73:1,這也是難得的。2009年最高3.33:1,也就是說,城里人有3塊3毛3分錢,農村人有1塊錢,現在差距在縮小。
  三是農業物質技術裝備達到新水平。2015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了56%,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尤其是大宗作物基本實現全覆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3%,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占比超過了52%,這表明,我國農業發展已經從過去主要依靠增加資源要素投入轉向了主要依靠科技進步,農業的生產方式已由千百年來,以人力畜力為主轉為以機械作業為主,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正在成為歷史。
  四是農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在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基礎上,我們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農村發展活力不斷增強。這幾年中央統一部署,我們在農村開展土地確權,已經完成了承包地確權面積4.7億畝,全國經過認定的家庭農場24萬家,各類合作社示范社13.5萬家,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115萬個,農村整個經營體系已經從過去我們在承包時期的一家一戶的小規模到現在有了很大的發展和變化。
  這些成就標志著“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這是第一句話,基礎好。第二句話,要求高。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中央提出要以新理念引領新發展,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現在我們提出來要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經濟結構調整不可避免地會帶來部分人的下崗,也可能有一些物價的波動,在這個大格局、大背景、主旋律之下,農業一定要穩定,農業穩定,天下穩定。我們說,老百姓過日子,有飯吃,有活干,當然最好再有錢花,這個就安居樂業了,首先要有飯吃。所以“十三五”農業必須保持穩定,為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特別是為我們的戰略性結構性調整,提供好的基礎支撐。如果農業出現大的問題,那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就會陷入被動,如果農業穩定發展,農村的供給充裕、物價平穩,老百姓吃飯不愁,那就會為經濟供給側改革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堅強后盾。所以“十三五”時期農業不能有任何閃失。習近平總書記講,“十三五”時期仍然要把“三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同時在新常態下,我們的經濟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轉變,經濟結構由低端向中高端轉變,發展動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增長速度換擋,結構調整陣痛,新舊動能轉換,可以說是相互交織。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這些勢必對農產品需求、價格、生產、農民就業增收帶來影響。農業在經過較長時期發展之后,在解決了老問題的同時,自身也積累了一些新問題。所以我們要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尤其要鞏固當前農業發展的好形勢,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撐。第三句話,任務重。“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農業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目前我國仍處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相對于快速發展的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依然是短板。我們說“四化”同步,如果將“四化”比作一匹駿馬,那么農業現代化就是這匹馬的短腿,而且還是后腿。不及時加長補壯,就站不穩、跑不快。所以只有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補齊農業這個短板,才能夠實現“四化同步”,才能夠不拖全面小康的后腿。因此說“十三五”時期,農業現代化的任務十分艱巨,“十三五”最大的任務,最大的目標,我們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就是“十三五”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座的同志都有很長的工作經歷,如果經常到農村跑一跑,看一看,我們就會感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難點問題都在農村,總之“十三五”時期推進農業現代化機遇挑戰并存,新老矛盾交織,處理得好,我們就能順利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實現“四化”協調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基礎。處理得不好,農業現代化就會滯后,進一步拉大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的差距,就會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后腿。所以我們說任務重,這是第一部分,給大家描繪一下背景,就是基礎好、要求高,任務重。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zhouyanwai.cn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