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在线日韩欧美,午夜高清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日韩小视频在线

農業儀器網

一個玉米合作社“調結構”的酸甜苦辣

來源: 轉載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6-04-09  閱讀
  供給側改革無處不與資金供應密切關聯,壓縮過剩產能,首先要減少相關領域的資金投入。當前,玉米產能過剩,價格走低,種植效益下降,調減玉米種植面積勢在必行,由此必將開始新一輪的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涉農金融機構必須早做準備,改變經營方略,在農業生產供給側改革方面,發揮好資金杠桿調節和引導作用。
  玉米價格下降導致農村土地進一步向種植大戶集中,這是2016年春季東北玉米主產區出現的新情況。筆者在遼寧第一農業大縣昌圖調查發現,目前,家有農民工的“半邊戶”大多都有把承包田轉出去的意愿。據調查,昌圖縣有10萬農民長期在外地務工,24萬農戶中,三分之一以上屬于半工半農的“半邊戶”。受國家臨儲玉米收購價格下降及遭受旱災兩種主要因素影響,昌圖縣普通農戶玉米畝均種植收益僅500元左右,比上年減少了50%以上,“半邊戶”們因為不能把全部精力消耗到務農上,他們的種植收益還要低一些,因此對種地失去耐心,希望把承包田轉包出去,好一心一意到城里務工或經商。此外,年老體弱、勞動能力差的農戶,今年把承包田轉包出去的意愿進一步增強。但當前普通農戶之間的流轉土地意向明顯減弱了。過去,在玉米價格高位運行背景下,舉家外遷或其他原因不再經營承包田的農戶們,選擇“肥水不流外人田”,把承包田發包給自己的親友們,這些親友們大多數屬于土地流轉“散戶”(非種植大戶)。“散戶”們手里沒有大型農機具,靠雇用人力和農機具耕種,種植成本高。據調查,2015年度“散戶”們的農資成本、人工費用及雇用農機具費用畝均達650-680元,加上土地租金500-700元,畝均種植成本高達1150-1380元。玉米價格下降后,“散戶”們的種植收益幾近為“零”,有的“散戶”還賠了本錢。農村土地對于“散戶”已不再是“肥水”。相比之下,種植大戶手里有大型農機具,集中采購農資又可以享受價格優惠,種植玉米成本相對較低:畝均農資、農機具成本300元左右,再加上轉租承包田的費用500-700元,總共種植成本為800-1000元/畝左右。為了能充分利用手里的大型農機具,即使畝均利潤較低,種植大戶們仍然愿意“靠量取勝”,繼續擴大經營規模。據調查,昌圖縣往年流轉到散戶手里的農村承包田,目前已向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種植大戶集中流轉了33萬畝左右,占該縣目前土地流轉總量的20%以上。2016年昌圖縣種植大戶規模經營的土地面積將達到160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34%。
  “散戶”們轉包的農村土地向種植大戶快速集中,這是很多涉農金融機構去年底還沒有預料到的。如今,大范圍的備春耕生產在即,各家涉農金融機構應針對這一新的變化快速作出反映,在備耕旺季及時調整信貸工作方向。
  金融支農要進一步加大對種植大戶的支持力度。在貸款額度上增加,在貸款方式上創新,在貸款效率上提高。對于那些從事規模種植業多年,機械化程度高,技術實力雄厚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種植大戶,切不要拘泥于傳統的信貸套路而誤了農時。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應充分利用自主權大、決策半徑短、對縣域農村經濟現狀十分了解的優勢,勇于創新,大膽實踐,要在充分調查研究論證,認定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創新方式,先行先試。可通過政府確權、協議擔保等渠道,投放大額貸款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特別是232個農村承包田抵押貸款試點縣區和59個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縣區,更要充分利用好國家倡導“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的大好時機,利用《物權法》、《擔保法》中有關農村土地、宅基地不允許作抵押物等法律條款試點期間內解禁的政策優勢,開發農村各類資產的融資潛能,采集、發布土地、房屋買賣或租賃信息,建起完備的農村土地、農房交易市場,建成一整套支農信貸服務體系,適時擴大抵押物范圍,拓寬包括政策性銀行、國有銀行在內的各類金融機構對農融資渠道。適當增大對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種植大戶的信貸投放額度,使種植大戶不因缺乏資金而影響包地數量,更不因資金短缺而影響購買農資。實現金融支持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信貸政策效果。更要適時支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一是重點支持“口糧”的生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已經基本退出城鄉居民的餐桌,絕大多數被充作飼料或工業原料。面粉、大米等細糧是十三億同胞的主要“口糧”,主管農業的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去年11月2日就明確指出:雖然我國糧食產量實現了“十二連增”,但主要增產的是玉米,我們的“口糧”并沒有太明顯的增產。針對當前玉米的“高庫存”和種植面積的“高占比”(2015年全國玉米、稻谷、小麥種植面積比例為41:33:26),國家農業部作出了5年內調減玉米種植面積5000萬畝的決定。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助推玉米產能過剩問題的解決,金融機構應按照供給側改革的時代要求,鼓勵縮減玉米種植面積,加強對水稻、小麥等口糧生產的支持。充分利用去年種植水稻、小麥等其他農作物比種玉米效益高的形勢,以優先投放信貸來引導廣大農民旱田改水田,“高棵改矮棵”。尤其是松花江、遼河、渾河、太子河等大江大河沿岸那些多年前被改為旱田,但現在還保留著灌渠等基本水利設施的廣大地區,涉農金融機構應重點支持玉米改水稻的資金需求。
  二是重點支持特色農業生產。將“保障基本消費,做大品質消費,抓住高檔消費”的經營方略應用于金融支農,對于集中生產小雜糧、保護地蔬菜、反季水果以及發展“采摘旅游農業”、“綠色無公害農業”、有訂單在先的“認養農業”等高附加值的農業經營主體,不僅要錦上添花,對已經成型的給予支持,還要加強調查研究,結合其技術實力和管理水平,選“潛力股”作為重點支持對象,大力培育農村優質客戶。
  三是抓住時機支持規模養殖業。充分利用當前玉米價格低、生豬和肉牛價格高、養殖效益好的大好時機,增加對養殖業的貸款投放,幫助養殖戶增加補欄數量。既要看到養殖業存在價格周期性振蕩的風險,也要看到經歷幾番價格“過山車”后堅持下來的養殖戶,大都是經驗豐富的“專家型”養殖戶,比如2012年下半年生豬價格下滑,2015年下半年生豬價格回升,凡能挺過3年低谷的養殖戶,大都具備很強的抗疫情、抗市場價格風險能力。金融機構可針對養殖業及其市場特點,以及部分地區政府對標準化養殖圈舍給予確權登記發照的有利因素,適當延長養殖業貸款期限,增大貸款額度,創新貸款模式,通過“畜禽舍抵押”、“農房抵押”、“農村承包田經營權抵押”等途徑扶持規模養殖業,推動玉米就地轉化。
  總之,玉米價格下降已成為農村土地流轉的新推手。金融支農應順勢而為,以信貸支持推動廣大玉米主產區適時調整產業結構,向規模、綠色、高效的農業現代化目標邁進。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zhouyanwai.cn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