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昆明植物所礦山廢棄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
昆明植物所礦山廢棄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
來源: http://www.zhouyanwai.cn/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5-07-21 閱讀次
土壤微生物是維持土壤健康的重要部分,它們在土壤有機質及其他有害化合物的分解、生物化學循環和土壤結構的形成過程中起調節作用。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特征能敏感地反映土壤質量的變化,是評價土壤健康狀況不可缺少的指標。
礦山廢棄地區植被復墾是國際上備受關注的研究領域。土壤健康是評估植被復墾效果的關鍵指標,直接影響復墾后土壤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然而,人們對礦區土壤復墾效果大多強調的是土壤理化性質,而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響應缺乏研究。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世界農用林業中心(ICRAF)東亞中亞區域辦公室以及云南磷化集團合作在云南昆陽磷礦開展了相關研究。科研人員選取了不同的復墾植物——外來樹種藍桉樹(Eucalyptusglobulus)、本地樹種巨柏(Cupressustorulosa)和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結合不同修復年代序列(2年、23年和30年),采用磷脂脂肪酸的方法研究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結構組成及多樣性的特征,并比較這些特征與開采區和自然植被區的土壤群落特征的差異。研究發現,植被修復區的土壤的有機碳及其他養分含量顯著高于開采區。經過植被修復后,土壤微生物的多樣性顯著提高,群落結構組成也恢復到自然植被區的相似水平。另外,與外來樹種相比,本地樹種能夠更快地提高土壤的氮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多樣性隨著植被恢復的年代增加而提高。研究結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可以作為生態恢復的土壤健康指示,而本地樹種對于土壤微生物的恢復比外來樹種的速度更快,從而揭示了樹種選擇在生態修復管理中的重要性。
礦山廢棄地區植被復墾是國際上備受關注的研究領域。土壤健康是評估植被復墾效果的關鍵指標,直接影響復墾后土壤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然而,人們對礦區土壤復墾效果大多強調的是土壤理化性質,而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響應缺乏研究。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世界農用林業中心(ICRAF)東亞中亞區域辦公室以及云南磷化集團合作在云南昆陽磷礦開展了相關研究。科研人員選取了不同的復墾植物——外來樹種藍桉樹(Eucalyptusglobulus)、本地樹種巨柏(Cupressustorulosa)和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結合不同修復年代序列(2年、23年和30年),采用磷脂脂肪酸的方法研究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結構組成及多樣性的特征,并比較這些特征與開采區和自然植被區的土壤群落特征的差異。研究發現,植被修復區的土壤的有機碳及其他養分含量顯著高于開采區。經過植被修復后,土壤微生物的多樣性顯著提高,群落結構組成也恢復到自然植被區的相似水平。另外,與外來樹種相比,本地樹種能夠更快地提高土壤的氮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多樣性隨著植被恢復的年代增加而提高。研究結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可以作為生態恢復的土壤健康指示,而本地樹種對于土壤微生物的恢復比外來樹種的速度更快,從而揭示了樹種選擇在生態修復管理中的重要性。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土壤的“毒藥”重金屬的作用很明顯
- 下一篇:轉基因種子市場價值預估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