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土壤污染監測評估需要更加科學
土壤污染監測評估需要更加科學
由于我國現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主要以土壤重金屬全量為依據,沒有充分考慮對污染危害起關鍵作用的土壤重金屬生物有效性及其主要影響因子,因而評價結果往往不能準確反映土壤和農產品重金屬污染的客觀現實,所以“土壤重金屬超標而農產品不超標”與“土壤重金屬不超標而農產品超標”的現象時有發生。
我國農業的新常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供需關系已由20世紀90年代的“總量平衡、豐年有余”轉變為目前的“總量基本平衡、結構性短缺、長期性偏緊”的格局。雖然我國目前糧食產量已登上6000億公斤的臺階,但預計到2020年,糧食需求量將超過7200億公斤。
一方面是我國的糧食產量需要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卻是我國耕地由于過度開發和消耗導致的質量下降。張桃林說,我國耕地質量整體偏低,耕地基礎地力對糧食產量的貢獻率為50%左右,遠低于歐美等國70%—80%的水平。中低產田占2/3,坡耕地約占40%,土壤養分失衡比較普遍。而且一些地區土壤退化問題嚴重,部分耕地因受到中重度污染已不宜耕種糧食作物。
要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以“持續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和“一控兩減三基本”(農業用水量和水質安全控制,化肥和農藥減量使用,秸稈、畜禽糞污、農膜基本循環利用)為目標,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生態保育型農業。
加微信,給您更多專業資訊: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當互聯網遇到日本農業
- 下一篇:購買藥材種子六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