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沈陽老科協蔬菜專家服務站:做實事 帶農民致富
沈陽老科協蔬菜專家服務站:做實事 帶農民致富
2010年5月7日,沈陽市老科協在東陵區果樹集中的深井子鎮金德勝村建立了果樹老專家服務站,這是沈陽市老科協系統第一個老專家服務站。建站三年多來,果樹老專家服務站在推動沈陽東部山區林果業發展,特別是在促進寒富蘋果產業發展、引領農民致富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東陵區有大面積的丘陵山地,適宜栽培果樹。為此,區委、區政府制定了發展東部山區林果業的產業決策,鼓勵農民栽植果樹,特別是寒富蘋果,并把種植寒富蘋果作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一個主要內容。對此,果樹老專家服務站積極參與了省、市老科協立項的“寒富蘋果穩產優質高效綜合技術”推廣和“寒富蘋果科學化栽培規范化管理產業化經營模式”示范項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用了“套袋”技術、“應用性誘劑防治蟲害”、應用SOD和施用硒肥等技術,有針對性地在當地開展了栽培技術講座、專項技術培訓、果園巡查等活動。
當地果樹老專家曹忠祥,不顧自己70多歲高齡,只要接到果農的電話,他一定趕到現場,給果農作指導,和果農一起研究解決辦法,被果農稱贊為果樹的“120”。據不完全統計,三年多來,老專家果樹服務站組織各類技術培訓班、講座70多場次,受益果農2400多人次;指導建立了九個示范果園,有100多畝果園連年出產的寒富蘋果達到了精品果標準。
為了讓果農實實在在得到實惠、看到效果,服務站的老專家們撰寫了寒富蘋果栽培技術材料,并無償發給果農,還公開聯系電話,制作了宣傳板,方便果農和專家們聯系、進行技術咨詢。當地的專家們自己還種植了示范果園,組織果農進行現場技術培訓、教學和示范,交流果樹栽培新技術應用的心得,深受果農歡迎。
菜農“主心骨”
增收的領路人
沈陽市老科協蔬菜老專家服務站,2011年8月25日成立于法庫縣四家子蒙古族鄉棚菜經濟區,為全鄉及周邊地區的菜農提供近距離科技服務。
成立兩年來,他們“有請必到,有難必解,菜病必醫,有新必引”,為全域棚菜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科技保障。目前,全鄉棚菜總數達到6000棟,占地面積達10000畝,蔬菜年產量達到28500噸,年總產值實現5100萬元,棚菜單項人均收入實現2500元,全鄉棚菜產業正朝著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生產軌道發展。
為扎實有效地開展科技服務,老專家們根據農時、季節,建立服務站的各項活動制度和規劃,可以說是“一張規劃上墻,全年工作在胸”。一是舉辦科技培訓班,2012年累計開展各類培訓班15次,累計培訓3000人次,共培育科技骨干戶20戶、科技典型示范戶8戶,使每個棚戶都有一名懂技術的“明白人”,使菜農種菜有了“主心骨”。二是進村入棚送科技。老專家們深入村戶、大棚開展送科技、送書活動,為棚戶派發溫室育苗、管理、栽培等各類書籍1500冊,派發科技資料800份。三是“農專”對接接地氣。老專家根據農時季節,定期有針對性的深入棚戶進行現場指導、現場示范,適時解決棚菜生產存在的問題,為防治病蟲害開出良方。四是專家服務有熱線。除電話咨詢外,還為農民贈送了電腦設備,可與專家網上視頻互動,使菜農種菜有了好參謀。
一年來,在蔬菜老專家服務站的悉心指導下,示范作用顯著。發展規模上,原來的兩棟棚變四棟棚、四棟棚變六棟棚,棚式結構上有了創新;種植品種上,傳統的青椒、黃瓜外,試種了香瓜、西紅柿等新品,種植結構有了創新;種植指數上,由過去的兩茬菜變為三茬菜,大大增加了收入,種植周期有了創新。在技術更新下,全鄉棚菜經濟效益有了明顯提高……廣大棚戶都有一個共同感受,專家站是我們的好參謀,是我們增收的領路人。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