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發展家庭農場 讓農民成為專業的農場主
發展家庭農場 讓農民成為專業的農場主
早上五點,35歲的李春風起床,200畝田,1000多頭豬,先視察一圈;然后給需要的地塊補水、施肥,給豬喂食。所有的田地和養殖場,由李春風和妻子兩人看管、耕種。遇到農忙季節,會請臨時工一起搶收。
李春風是松江區家庭農場主的一個樣本,目前松江區80%多的糧田由家庭農場主經營,像李春風這樣的家庭農場已達1200戶左右。
近日,上海市全國人大代表來到李春風的家庭農場調研。為了做好今年關于“農村農業經營模式探索——發展家庭農場”的專題調研,代表們深入松江區、金山區,還來到吉林省了解家庭農場發展模式。
讓對土地有感情的農民成農場主
家庭農場讓農民成為農場經營主,收入也高于外出打工的農民收入。以松江從事水稻種植的家庭農場為例,畝產凈收入從發展之初的550元左右到如今的850元左右,家庭農場平均年收入達10萬元左右,有些家庭農場還兼養殖業,年收入能達到15萬元。李春風之前在一家五金類合資企業打工,每月工資二三千元。轉做家庭農場主后,他家年收入近20萬元。
“體面的職業、體面的收入、體面的生活,這對農民來說,很有吸引力。 ”全國人大代表張兆安說。
因為體面,故競爭也大,比如松江區多個鎮就出現“農民搶田種”的現象。
如何保證其公平準入? 張兆安認為,家庭農場的經營者要有門檻,年齡、農技、身體素質等都要有一定要求,不能誰想來做就能來做。
據悉,松江正在著手完善“家庭農場主準入制度”,優先考慮自耕農、有種田經驗和接受過種田培訓的農民。
公平準入后,還要有相應的考核機制和退出機制。松江模式就議定淘汰退出機制——每年對家庭農場進行三次生產經營管理考核,產量、農田形象等都是考核內容,不合格者淘汰,優秀者優先延期。連續做了6年家庭農場主的張小弟,每年考核均為優秀,他對考核流程倒背如流。 “每年五六月份,村的老干部來農場進行第一次考核。8月份,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來考核田地的壟溝清理、園藝化;9月份,區農委組織技術人員來進行考評,重點考核農田產量、管理水平等,90分以上才能繼續經營,搞得一塌糊涂就要面臨淘汰。 ”
調研組認為,設置高門檻和嚴格的考核標準,就是要把家庭農場的經營權,交給那些具有豐富農業技能和務農經驗,對土地有深厚感情的本地農民,而把那些追逐高補貼、不勤于耕種的人拒于門外。
家庭農場發展得好,政策應跟上
農業是一種“靠天吃飯”的行業,受制于自然的因素很多,一旦遇上天災損失很大,例如近期連續高溫,李春風的家庭農場就受到不小的影響。
“要讓家庭農場發展得好,相應政策就應該跟上。 ”調研組認為,想讓家庭農場順利地經營下去,就需當地政府對“家庭農場”多加扶持,尤其是家庭農場發展的初級階段,要放水養魚,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技術、資金及銷售渠道上的幫助,讓他們能夠在站穩腳跟后打開市場。
首先是技術培訓。家庭農場的業主雖說是農民出身,但真正搞起大規模的農場來,很多缺乏經驗。調研中,吉林和上海的農場主均反映,無論是糧食種植、還是苗木培植、抑或生豬的飼養,均需要農業專家的指導幫助。同樣,在銷售渠道上,農場主也需要得到政府的扶持。
其次,改善農業基礎設施上也需下功夫。全國人大代表林蔭茂說,吉林延邊的農場專業戶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在插秧機、脫粒機等農機設備上,政府以“買一送一”政策加以補貼,農戶一個電話打過去,農機站很快就發貨,但新的農機設備對基礎設施要求也相應提高,很多農場專業戶提出訴求,希望周邊道路能盡早開通、拓寬。如果老的機耕路不改善,新農機設備可能根本沒辦法使用。
而更大的瓶頸在貸款難。由于效益低、收益慢等原因,銀行對農業項目不感興趣。一些家庭農場想擴大規模,很少有可以抵押的資產,很難獲得金融支持。目前,松江、金山、吉林延邊都有地方政府進行資金支持,但從長遠來看,市場化的融資渠道才是根本之計,要進一步探索創新涉農金融服務。
離土農民收入好,家庭農場興旺
發展“家庭農場”需要解決“地從哪里來”的問題,土地流轉難是制約家庭農場發展的瓶頸。
家庭農場的未來,可能像押寶一樣,隨土地政策、農業政策搖擺。林蔭茂說,各地農場主擔心他們的承包經營權年數有限,如果國家土地政策變更,或擁有土地承包權的農民回頭主張土地權益,家庭農場的“體面”可能隨之終結。
土地流轉難涉及離土農民的后續保障問題。離土的農民和家庭農場主能否共同從土地上獲得公平、體面的收入,他們之間的利益關系如何協調?張兆安認為,首先要明確農民和土地間的承包權屬關系,比如對土地承包者在流轉土地時進行補貼,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同時,解決離土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彌合城保、鎮保、農保間的巨大差距,對老年農民要有相應的養老補貼。更重要的是,要為農民非農就業拓展機會。只有流轉出土地的農民有了穩定的收入,扎根農業的農民才能實現規;l展,家庭農場才能興旺。
還有代表建議,探索農民用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家庭農場的生產經營,這樣農民就不會失去土地的“自主權”。目前,寧波已在探索建立土地流轉雙方的價格協調機制、利益聯結機制和糾紛調解機制,促進流轉關系穩定和連片集中。 “今后將推動農村土地流轉,為供求雙方提供法律咨詢、供求登記、信息發布、中介協調、糾紛調處等服務,為土地流轉搭建便捷的溝通和交易平臺。 ”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四川崇州:“1+4”新型農業值得..
- 下一篇:巧妙利用生態優勢建設新農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