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水稻強化栽培技術助推水稻大豐收
水稻強化栽培技術助推水稻大豐收
來源: 樂山日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2-05-17 閱讀次
2012年春,川南大旱。大旱來襲,樂山大春生產幾乎未受影響。走過當地,隨處可見菜地綠油油、水稻長勢良好。烈日當空,翠綠一片。在沙灣區萬畝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片內,伴著濕熱均勻的好天氣,移栽大田半月有余的水稻秧苗,分蘗不斷,茁壯成長。在自己連成一片的2畝稻田里,村民羅仕芬正忙著追肥、除草和滅蟲。看著喜人的水稻長勢,羅仕芬內心充滿著勞動的喜悅。因為地處高產創建示范片范圍,羅仕芬和其他眾多農戶一樣,按照區上制定的“四統”(良種統供、技術統訓、物資統配、病蟲統防)田間管理模式,尤其主推強化栽培、優化定拋、雜糯間栽等超高產種植技術,提高水稻單產,全面提升水稻綜合生產能力。
在羅仕芬的稻田,記者看到,由于肥力較好,其中的一畝她采用了強化栽培技術。水稻強化栽培技術,即窩栽三株苗、苗間呈間距3寸的小三角形模式,既保證了足夠的群體數量,又促進了個體發育,使之更早、更多地分蘗成穗,且穗多粒重。據專家估算,運用此栽培技術,可使水稻畝產增加95公斤以上,增產14%左右。實際的增產效果還未可知,有待時間的進一步檢驗,但實實在在的良好分蘗效果,已初步顯現。“1、2、3……14”,短短半個多月時間,平均每株10個以上的分蘗數。同行的沙灣區農業局農技中心主任曾云輝告訴記者,這個時期就有這么多的分蘗數,預示著將來產量不錯。
雜糯間栽,就是實行雜交稻和糯稻間作栽培。由于突出“一高一矮”的層次差和“一早一遲”的時間差,合理利用了光照,從而為雜交稻和糯稻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并能抑制稻瘟病,達到共生、單收增產的效果。6行雜交稻、1行糯米稻,然后再是6行雜交稻、1行糯米稻,依次交替由于選擇截然不同的品種,盡管移栽時間不長,大致還是能夠看出兩種水稻的不同來。曾云輝告訴記者,正因為這項技術突出的優勢,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稻瘟病、充分利用光能,因此,不僅在羅仕芬家的稻田,在涉及碧山、太平、踏水三個鄉鎮的萬畝高產示范片的稻田內,都被主推應用。
六月臨近,樂山的天氣仍將持續高溫高濕的氣候特征,非常有利于水稻作物的快速生長。但同時,六七月份適溫、陰雨、高濕的天氣條件,極易引發稻飛虱、稻瘟病、螟蟲等的繁殖和生長。看著放眼望去喜人的稻田長勢,曾云輝同時不忘提醒農戶,一定要做好監測和防治工作。
沙灣區的這片萬畝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片,在該區農業局的指導下,按照“病蟲統防”的要求,技術培訓、監控預警、綠色防控等相關工作,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通過強化重大病蟲害監測,采取統防統治,力爭把病蟲危害損失控制在4%以下,實現項目區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目標。”作為一名“老農業”,曾云輝表示,他對此有信心。
在羅仕芬的稻田,記者看到,由于肥力較好,其中的一畝她采用了強化栽培技術。水稻強化栽培技術,即窩栽三株苗、苗間呈間距3寸的小三角形模式,既保證了足夠的群體數量,又促進了個體發育,使之更早、更多地分蘗成穗,且穗多粒重。據專家估算,運用此栽培技術,可使水稻畝產增加95公斤以上,增產14%左右。實際的增產效果還未可知,有待時間的進一步檢驗,但實實在在的良好分蘗效果,已初步顯現。“1、2、3……14”,短短半個多月時間,平均每株10個以上的分蘗數。同行的沙灣區農業局農技中心主任曾云輝告訴記者,這個時期就有這么多的分蘗數,預示著將來產量不錯。
雜糯間栽,就是實行雜交稻和糯稻間作栽培。由于突出“一高一矮”的層次差和“一早一遲”的時間差,合理利用了光照,從而為雜交稻和糯稻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并能抑制稻瘟病,達到共生、單收增產的效果。6行雜交稻、1行糯米稻,然后再是6行雜交稻、1行糯米稻,依次交替由于選擇截然不同的品種,盡管移栽時間不長,大致還是能夠看出兩種水稻的不同來。曾云輝告訴記者,正因為這項技術突出的優勢,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稻瘟病、充分利用光能,因此,不僅在羅仕芬家的稻田,在涉及碧山、太平、踏水三個鄉鎮的萬畝高產示范片的稻田內,都被主推應用。
六月臨近,樂山的天氣仍將持續高溫高濕的氣候特征,非常有利于水稻作物的快速生長。但同時,六七月份適溫、陰雨、高濕的天氣條件,極易引發稻飛虱、稻瘟病、螟蟲等的繁殖和生長。看著放眼望去喜人的稻田長勢,曾云輝同時不忘提醒農戶,一定要做好監測和防治工作。
沙灣區的這片萬畝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片,在該區農業局的指導下,按照“病蟲統防”的要求,技術培訓、監控預警、綠色防控等相關工作,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通過強化重大病蟲害監測,采取統防統治,力爭把病蟲危害損失控制在4%以下,實現項目區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目標。”作為一名“老農業”,曾云輝表示,他對此有信心。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您了解中國人每天的參考食譜嗎?
- 下一篇:醴陵市油菜機械化收割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