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ACCSI 2010 之“質譜發展論壇”實錄
ACCSI 2010 之“質譜發展論壇”實錄
質譜發展論壇現場
質譜發展論壇嘉賓:
魏開華 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
聶宗秀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劉春勝 華質泰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李 鈞 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 平 安捷倫科技公司生命科學集團與化學分析集團大中華區液質產品業務經理
李選培 北京東西電子技術研究所所長
王勇為 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科學儀器部市場部經理
趙貴平 美國AB SCIEX中國公司市場部產品經理
質譜發展論壇嘉賓
(上排從左到右:魏開華先生、聶宗秀先生、劉春勝先生、李平先生;下排從左到右:王勇為先生、李選培先生、李鈞先生、趙貴平先生)
質譜儀由于其定位高端、價格昂貴,曾一度被稱為分析儀器中的“貴族儀器”。隨著質譜技術的發展,質譜儀也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各個相關行業。本次質譜發展論壇聚焦“質譜發展問題”,各位嘉賓將與參會代表共同迎接一場頭腦風暴席卷而來。
據統計,質譜儀是近十年來增長最快的分析儀器,中國是質譜儀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隨著質譜技術的類型趨于多樣化,以下議題將圍繞這個主題進行討論。
議題一 :近年來質譜儀器的研發熱點
王勇為:更多的信息、可靠的數據、更多的功能。質譜儀已經影響到很多行業,因為這些行業的需求,目前質譜儀已經不像幾十年之前只是提供一個測試數據,而是希望解決更多用戶關心的問題。由于這些行業的需求對質譜儀的要求越來越高,質譜儀也需要具備更多的功能。
李選培:ICP-MS和四極質譜的分辨率。ICP-MS解決了很多光譜儀器在應用于元素分析時的干擾問題。ICP-MS在四極質譜的基礎上再經過一些改進就能夠解決一些在中國的應用問題。相對于其他質譜技術來講,四極桿質譜分辨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如何提高四極桿的分辨率也是大家一直很關注的問題。
趙貴平:離子化和高分辨技術。離子化技術直接牽涉到分析對象問題。80年代到90年代,出現了20多種離子化技術,但是一直沒有很好解決液質聯用的問題。到90年代中后期,API(大氣壓電離技術)出現以后才完美實現了LC-MS-MS的聯用,從此質譜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相對GC-MS而言,擴充了很多的領域。目前,高分辨技術主要從事定性分析,期待今后會出現高靈敏度、定量分析的質譜技術。
劉春勝:高通量和高靈敏度。現在質譜用戶還是分兩極,大眾化用戶還是希望在最短時間內處理最多的樣品,所以高通量應該是近年來質譜儀器研發的發展趨勢。另外,質譜技術是一種象牙塔里的高精端技術。在過去的十年內,很多專家也一直追求高靈敏度,這和國際水平還是一致的。
聶宗秀:軌道阱和離子源技術。軌道阱技術曾被評為美國質譜學會最佳研究獎。它是一個靜電場,不像其他“阱”是一個交流電場,并且分辨率很高。
李平:離子化和飛行時間質譜技術。所有樣品在進入質譜之前都需要進行離子化,所以離子化是質譜性能中最關鍵的一個技術指標。ESI離子化技術發明后,帶動了整個蛋白質科學突飛猛進的發展。開放式離子源MALDI出現后,使得高通量的大分子分析成為現實。關于飛行時間質譜技術,未來色譜技術發展趨勢是U-HPLC,速度更快,分離度更高,更快帶來的問題就是每個色譜峰之間非常窄,這就要求聯用的質譜儀擁有更快的采集速度。微量檢測時需要質譜有三個特點:更快的采集速度、更高的分辨率、良好的動態范圍,而飛行時間質譜近幾年來的發展已經滿足了以上三個特點。
魏開華:離子聚焦技術。現在已有多種離子源方面的聚焦技術,而在離子傳輸方面的離子聚焦技術就更多,包括硬件的電子控制方面,如果聚焦問題解決了,分辨率就會有根本性的提高,所以從質譜儀器發展來講,離子聚焦技術的發展的確有很大的進展。
議題二 :未來哪種類型質譜增長最快?
劉春勝:從目前市場的覆蓋率來講,四極桿尤其是三重四極桿的發明和液相色譜的連用,已經形成了業界一種標準,不管是實驗室的使用、生產企業的采用,還有食品安全、法醫法檢、環境衛生等領域的使用,四極桿應用范圍比較廣泛,所以將來的增長也應是最快,因為它已經是一種經濟型的技術。另外其具有高靈敏度,四極桿已經消除了很多可以預想到的背景干擾,其未來在環境安全領域四極桿質譜可能將產生新的增長點,例如有機污染物的監測。
李平:我基本上贊成劉春勝博士的觀點,此外,四極桿技術除了傳統應用之外,還將擴充一些蛋白的定量、生物標志物的應用。除了液質聯用領域,我們所熟知的氣質以前基本上都是單四極桿技術,隨著法規的嚴格以及限量的降低,氣質單四極桿GC-MS有向GC-QQQ發展的趨勢。
趙貴平:我認為三重四極桿類型質譜未來市場需求量特別大。其實這和一個標準的制定有很大關系。歐盟1999年出臺的EC6572602標準對定量方法做了詳細的規定,特別對液質聯用儀,包括數據的可靠性、穩定性以及認可度等。而國內LC-MS-MS的方法幾乎都是參考這個標準制定的,有了這些標準的制定勢必對此類型儀器有很大的需求。
李選培:根據中國特有的國情,未來一段時間國內可能還是主要以單四極桿類型質譜為主,首先因為四極桿技術已經相對比較成熟,應用領域比較廣泛,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李鈞:我和李選培先生的觀點非常一致,因為我們都是國內企業代表,目前還主要關注國內市場。中國市場非常大,比如在食品安全檢測領域,我們是否關注到縣一級的基層檢測單位質譜的需要,結合其實際情況和需要配備適合其實際情況的質譜很有必要。我為什么剛才也選擇了飛行時間呢?因為我認為在中國單四極桿和單四極-TOF的研究還是比較多的,產業化的條件也比較好,單四極桿和單四極桿-飛行時間質譜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魏開華:我選擇飛行時間質譜是有兩重考慮。第一國產化選擇TOF方向有很多優點;第二TOF類儀器品種多增長快,值得關注。
聶宗秀:我選擇IT-TOF。因為二者結合既可以做串級質譜,又有較高的分辨率,價格也不貴。
王勇為:主要從市場的需求和技術的角度來考慮,研發熱點為Orbitrap雜交質譜。近年來主要采用三重四極桿質譜進行定量應用。但從另外一方面講,生命科學領域進行蛋白質、代謝物鑒定,這些也都涉及到結構鑒定確證和定性。所以我們希望質譜儀提供更加可靠的數據,更多關于樣品分子的信息。而Orbitrap作為質譜技術一個領先的代表,如果將其與其他質譜技術組合起來,肯定將會對這個行業產生更大的影響。
議題三 :國內質譜儀研發和產業化應該采取哪種模式才能跨越式發展?
魏開華:政府主導、集中攻關。我認為第一因素還是政府主導比較重要,需要成立一個質譜技術的研究中心包括離子軌跡實驗室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些工作不適合企業做,所以需要政府主導研究質譜的基礎技術、培養質譜研究的團隊、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有了四個方面的保障,中國質譜儀器才成真正騰飛。
李平:我的選擇和魏博士一樣。質譜由很多部分組成,就涉及到電子,真空。機械。軟件等領域。這不是一個部門或一個企業可以完成的。這是一個多功能部門的組合,如果要想制造自主知識產權的儀器,只有政府主導集中攻關的方式才能實現。
李選培:應該由國家來建立一個開放式實驗室,只做離子軌跡的研究。該實驗室由質譜學會管理,所有質譜企業都可以在這個開放式實驗室從事相關研究。另外,這樣的實驗室最好不要建立在北大、清華這樣條件很好的學校,可以考慮一般的大學或者企業進行,這樣可以集中精力投入質譜研發,每個質譜研發企業都可以分享這個平臺。
劉春勝:目前制藥外包OEM已經進入中國,從06到今天已經有四年的時間,醫藥外包造成了大量歐美醫藥企業涌入中國,這些企業通過吸收消化國外優秀企業的先進項目技術和平臺,使得我國研發水平已經和國外很接近。在這種情況背景下國家制定了66個億的新藥創新項目。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我選擇OEM,這樣才有針對性。
李鈞:國內企業之間的合作。中國質譜弱不僅僅是研發弱,更重要是產業化弱,我們目前質譜產業化遠沒有形成一個創新鏈。所以倡導企業之間合作,才能促成一種良性發展。
聶宗秀:建立質譜工程中心。另外一方面就是要避國外產品的優勢鋒芒,提倡自主研發,開發出更好的質譜類型。
王勇為:目前,國內質譜企業與國外企業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所以我認為應該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強技術研發能力。在有一定技術基礎之后再加上良好的市場運作,國內質譜企業再考慮并購國外質譜公司或許更加現實。
趙貴平:錢加人。目前國內在人才培養投入方面還很薄弱。質譜儀各部件的研發需要很好的整合在一起,在這方面的研發方面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在美國質譜學會上每年有一個華人質譜聚會,齊聚了很多質譜研發方面的高級人才,我們不妨從這個圈子里去引進一些專業人才,當然人才引進也涉及到了“錢”。
古有“華山論劍”,今有“科學儀器年會論質譜”。在熱烈的“討論熱”中,ACCSI 2010 之“質譜發展論壇”落下了帷幕。各位嘉賓精彩的觀點交鋒為與會代表帶來了一場“質譜盛宴”,我們期待來年再次相聚。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