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新疆繼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進穩糧優棉促畜興特色
新疆繼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進穩糧優棉促畜興特色
記者從全區農業農村工作會上獲悉:2020年,新疆繼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宜糧則糧、宜棉則棉、宜畜則畜、宜果則果”,推進穩糧、優棉、促畜、興特色穩步發展,全力保障優質農產品供給。
穩糧方面,新疆將優化區域布局和品種結構,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加快提升主食工業化水平,實現提質增效。全區糧食面積和產量不低于上年水平。北疆地區逐步調減高海拔冷涼等次宜麥區春小麥種植面積,大力發展強筋、富硒、有機專用小麥,打造綠色、優質、特色小麥發展示范區。南疆地區重點立足產銷平衡,探索支持林果主產區逐步退出林糧間作模式。
優棉方面,新疆明確布局向優勢棉區集中,壓減棉花品種數量,提高棉花品質,扎實推進優質棉生產基地建設,實現新疆棉花“由大變強”。開展棉花品種熟性與品質的區劃調查,細分長絨棉、細絨棉等優質特種專用棉生產區域,逐步退出次宜棉區種植。由各地根據區域內棉花生產現狀、品質和氣候條件,經過棉種適應性種植,選擇適宜機采、大面積推廣的作為主栽品種,推薦相同生態區域“一主兩輔”用種模式,鼓勵“一縣一品”“多縣一品”,從源頭上提高棉花品質一致性,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促畜方面,2020年新疆將實施農區畜牧業振興行動,在北疆農區及南疆焉耆盆地等地發揮飼草料豐富和大規模種植玉米的優勢,建設現代化畜牧業示范區。昌吉、伊犁一帶突出發展奶牛規模化養殖,發展特色乳制品,完善奶業技術體系,振興新疆乳業。南疆農區結合生態環境、飼草料承載情況,突出發展禽類,扶持發展兔、驢、駝等特色養殖。破除飼草料瓶頸,落實好補貼政策,擴大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料種植面積,推廣“小麥+青貯玉米”復播模式。提升產業化水平,把培育奶業、肉類加工、畜牧龍頭企業作為主攻方向,扶持優勢涉牧龍頭企業,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差異化發展思路,打好新疆畜產品綠色有機品牌。
此外,新疆將把小品種發展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大產業,破解農產品同質競爭和增產不增收困境。擴大特色糧經作物種植,在準噶爾盆地南緣、伊犁河谷、塔額盆地南緣和阿勒泰地區規劃建設紅花、油菜等特色油料主產區;在塔里木盆地西緣、南緣規劃建設甘草、肉蓯蓉等中草藥主產區;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勒泰地區的部分優勢產區發展雜糧雜豆以及薯類,加快推進生產基地建設和品牌培育,建設特色糧經作物優勢區。做優做強特色園藝產品,積極創建加工番茄、工業辣椒以及甜瓜、西瓜等優勢產區。提高加工番茄產業集中度,重點布局和發展準噶爾盆地南緣和焉耆盆地兩大優勢區域,積極培育市場終端產品品牌。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