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吉林:從“會”種地到“慧”種地 “硬核”實力綻放沃野
吉林:從“會”種地到“慧”種地 “硬核”實力綻放沃野
吉林省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8.6%,位居全國前列。或許這個數字很抽象,但只要走到田間地頭,看一看備春耕時節的全新景象,這個硬核生產力就非常形象了。從種田老把式們“會”種地到現代科技手段“智慧”種地,農業生產更精準高效,穩產高產又增收。
這兩天,來到吉林市宇豐米業簽訂水稻訂單的農戶逐漸增多,目前訂單面積已經突破2000公頃。
這兩年,像王西山這樣的種田老把式,已經把宇豐米業當成了增產增收的保障。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宇豐的硬核實力一數(三聲)一大串兒。每公頃產量突破一萬公斤、氣候土壤自動監測、自動化除蟲、水稻物聯網數據采集點、全程機械化核心示范基地。特別是田埂變塑料埂,明渠灌水變地下管網灌溉,土地利用率增加了10%。
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吉林省現有3042萬畝高標準農田,成為“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糧食安全新戰略的重大舉措。再過一段時間,春耕生產全面展開,“硬核”實力還將以地空大會戰的形態,進一步釋放。千里沃野,高達兩三米的大型現代智能農機、自走式噴桿噴霧機、自動施肥機、植保無人機輪番上陣;在遠離地球65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吉林一號”衛星只需“一眨眼”,就能輕松探測農田情況。“吉林一號”遙感衛星通過獲取植被指數影像,根據植被反射不同波段光的比例形成數據信息,從而反映出農作物的長勢和生產環境狀況。試點工作已經在農安縣等地開展。
今年起,吉林省還將新建高標準農田1000萬畝以上,重點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集中布局,突出推廣新模式新業態,提升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發展水平。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