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治土”市場挑戰重重
“治土”市場挑戰重重
來源: http://www.zhouyanwai.cn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5-08-11 閱讀次
國家層面對土壤污染治理的重視直接帶動了市場的發展。統計數據顯示,從2013年年初到2014年年中,土壤修復公司雨后春筍般涌現,多達一千多家新注冊公司將土壤修復作為業務重頭。但數量的增多并不等同于質量的提高,在中國土壤修復產業聯盟秘書長高勝達看來,目前整個土壤修復行業依然屬于魚龍混雜的階段,既有已經上市和準備上市的大型公司,也有更多的小型企業,真正有意愿有能力做好土壤修復項目的公司依然屈指可數。
與大氣、水污染治理市場相比,土壤污染治理市場起步較晚、成熟度也偏低,治理難度和所需投資也更大。根據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數據,我國土壤污染修復產業的產值,還不到環保產業總產值的1%,而發達國家這一比重已經達到30%以上。
一家業務觸角延伸至土壤修復領域的上市公司高管透露,不管是場地污染修復市場還是農地污染修復市場,目前都還處于培育階段。以城市污染場地治理為例,許多公司雖然打著土壤修復的旗幟,但更看重的是修復背后隱含的土地開發利用,修復效果難免打了折扣。土壤修復的收費體系、補貼機制、投融資模式也均未健全。市場的長遠健康發展,既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體系,也需要嚴格企業準入條件,真正“用效果說話”。
與大氣、水污染治理市場相比,土壤污染治理市場起步較晚、成熟度也偏低,治理難度和所需投資也更大。根據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數據,我國土壤污染修復產業的產值,還不到環保產業總產值的1%,而發達國家這一比重已經達到30%以上。
一家業務觸角延伸至土壤修復領域的上市公司高管透露,不管是場地污染修復市場還是農地污染修復市場,目前都還處于培育階段。以城市污染場地治理為例,許多公司雖然打著土壤修復的旗幟,但更看重的是修復背后隱含的土地開發利用,修復效果難免打了折扣。土壤修復的收費體系、補貼機制、投融資模式也均未健全。市場的長遠健康發展,既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體系,也需要嚴格企業準入條件,真正“用效果說話”。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封丘農業局原站長推銷假種子牟利
- 下一篇:中國將成立種子基金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