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過濕影響播種
今日考察隊繼續向北行進,途經綏棱、海倫、海北等地,與當地貿易商就大豆、玉米種植形勢,農戶余糧情況,糧食貿易及加工情況,后期價格走勢進行深入討論。與昨日相比,今日途徑地區土壤明顯偏濕,影響到播種作業,也可能迫使農戶被迫調整種植結構。因此,貿易商對新季大豆種植面積的判斷呈現出較大差異。
該公司去年開始建設,總倉容5萬噸,主要經營玉米業務,目前承擔中儲糧代儲玉米1.2萬噸。企業表示,由于該倉庫建成時間較晚,指標到今年2月才獲得批準,所以影響了收購的數量。
種植情況:泥爾河鄉去年全鄉農作物種植面積大約14萬畝,其中水稻8萬畝,玉米5萬畝,大豆僅1萬畝。周邊上集、慶安等地同樣水田較多,均以種植水稻為主。當地水稻收益約400元/畝,玉米收益150-200元/畝,大豆收益不足100元/畝,種植收益的差異是決定當前種植結構的主要原因。由于輪茬需求及部分農戶看好后市,預計今年大豆種植面積不會出現顯著下降。當地旱田改水田已基本完成,水稻種植面積也難以繼續提高,整體種植結構與去年基本一致。
市場形勢:目前,品質較好的大粒水稻(14%標準水份,下同)收購價1.8元/斤,小粒水稻1.6元/斤;玉米收購價1.1元/斤;大豆收購價2.15元/斤。目前當地大豆余糧在10-15%,與常年相比仍偏高。企業預計新豆上市可能達到2.3-2.4元/斤,有一定看漲預期。目前大豆直接補貼尚未發放到農戶手中。企業認為農戶對目標價格政策的調整并不敏感,理解也不夠深入,這也在今年大豆上市的節奏上得到體現。
加微信 隨時隨地瀏覽專業信息: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種業“事企脫鉤”引社會資本
- 下一篇:農業與生態環境的銜接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