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提升我國土壤肥力保護黑土地
提升我國土壤肥力保護黑土地
近年來我國糧食產量增長很快,但糧食的增長方式卻是不可持續的,大多數增產是建立在化肥和農藥的過量使用上,導致耕地一直在失血、貧血,土壤有機質快速下降。目前,不僅僅是東北的黑土地,我國大部分土壤也是如此。為使我國農業不走“先剝奪后補償、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建議對現行政策進行及時調整:
一、進行頂層設計,從法律法規上給予保護。國家應把生態可持續性提到更加重要地位。要將養地的重要政策措施法制化、制度化,同時進行日常檢查評估。還要從頂層角度改變我國耕地統計只重數量不重質量的做法,未來要從頂層確立耕地數量減少是硬傷,而質量退化則是內傷的觀念,提出18億畝紅線的雙重保護。
二、調整現行破壞資源的不合理做法,鼓勵用地養地的機制。主要包括:一是補貼政策要從單條腿的“糧補”到“地補”。國家應對養地肥田、提高地力的農業措施進行補貼。二是對破壞的土壤進行修復。對已受損耕地設立并實施“土壤修復計劃”;加快開發市場化補償機制探索,試點建立耕地資源的“項目補償”制度。三是加大提升土壤有機質的政策補貼。四是建立激勵政策,強制秸稈還田。五是補貼建立有機肥料工廠。六是每年評選可持續性農業示范戶、示范村、示范鄉、示范縣標兵,挖掘相關經驗。七是對糧食產量建立多樣化的考核指標,除了過去的總產、單產外,還應該統計總的化肥施用量、有機肥施用量。八是對農資補貼進行調整,改變片面靠多施化肥增產的方法。九是配方施肥要成為強制選擇。十是加大對有機肥料。更多資訊:糧食食品檢化驗儀器 http://www.zhouyanwai.cn
掃微信,獲取更多: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種子低溫低濕庫建設與改造
- 下一篇:農業安排生產需要看種子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