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綠色生態農業的發展要防治污染
綠色生態農業的發展要防治污染
隱藏性、長期性和分散性是農業面源污染的最大特點,是農業生產各個環節各個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產生的。中國化肥、農藥用量相當大,生產和使用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化肥、農藥的利用率比發達國家低15%-20%,降低使用量、提高利用率勢在必行。農業面源污染量大類多、分布廣,總體狀況不容樂觀。西北干旱地區:農膜污染問題、白色污染問題突出。中東部地區:農藥化肥面源污染問題突出。南方地區:農業畜禽糞污污染問題突出。
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公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9.4%,主要污染物為鎘、鎳、銅、砷、汞、鉛、滴滴涕和多環芳烴。“看不見”的重金屬污染,正在扮演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隱形殺手”,不僅可能影響到農田和農村周邊環境,也讓普通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產生疑慮。除了工業廢棄物排放造成的土壤重金屬污染,農業化學品的大量投入會導致土壤中養分、重金屬以及有毒有機物富集引起的土地污染,直接威脅農產品質量安全。
中國農業資源環境遭受著外源性污染和內源性污染的雙重壓力,農業可持續發展遭遇瓶頸。為遏制農業面源污染擴大趨勢,農業部發布了《關于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意見》就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提出了“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一控”即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兩減”即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三基本”指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膜基本資源化利用。更多資訊: http://www.zhouyanwai.cn
加微信 隨時隨地瀏覽專業信息: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重拳出擊“種子侵權”亂象
- 下一篇:荒灘加養分變身“沃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