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剛(四川省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龐春鵬 羅寧 唐艷(四川國豪種業有限公司)
綿油ll是綿陽市農科所培育的隱性核不育兩系雜交種,從1999年開始制種,產品深受歡迎。在制種生產中適宜的密度和施用氮肥量是非常關鍵的一環,通過本試驗探討得出兩系核不育綿油11制種的適宜密度及施氮量,以指導大田制種生產,提高制種產量。
表1 因素水平表 |
因素 |
-γ |
-1 |
0 |
1 |
γ |
密度X1 |
90000 |
147120 |
285000 |
422880 |
480000 |
氮肥X2 |
0 |
68.85 |
225.00 |
384.15 |
450.00 |
1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綿油11(9AB—l×綿恢6號),母本為隱性核不育兩系,不育株率為50%左右,初花前需及時徹底拔除可育株。
1.2試驗處理及田間設計二因素二次回歸旋轉組合設計(表1),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22.4m2(4.0m×5.6m),兩行父本,等行排列,行距0.4m,父本窩距0.27m,區組間0.6m,區間0.2m。
1.3試驗時間、地點及概況
試驗于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進行。試驗安排在立新鎮制種基地,隔離安全,前作水稻,肥力中等,播種前兩犁兩耙。油菜出苗后按75kg/hm2的尿素加清糞水進行施肥管理。苗期防蟲,初花前及時拔除母本行中的可育株,成熟期對各小區取樣考種和記產。9月15日播父本,9月18日播母本,10月20日移栽,施肥中氮肥底肥60%,追肥40%,磷肥、鉀肥全部一次性用于底肥,移栽時每小區預備30株母本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