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土壤水分記錄儀定位觀測的定量分析
土壤水分記錄儀定位觀測的定量分析
來源: http://www.zhouyanwai.cn/product/1787.html 類別:技術文章 更新時間:2014-10-22 閱讀次
研究土壤水分之間的關系是黃土高原的主要研究內容以及用水和環境修復的重要主題。土壤水分記錄儀進行定位觀測的土壤水分、土壤水分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研究內容也空前廣泛,從農田,種植土壤質地和草地土壤水分動態,斜坡,斜坡方向和使用的方式對土壤水分的影響的研究發展。
根據土壤水分記錄儀七年的土壤水分定位觀測數據,土壤水分的時空變化特征在晉西北荒地進行定量分析,目的在于了解自然荒地土壤水分特點的情況,同時這將為區域環境監管提供科學依據和植被建設。對整個黃土高原地區土壤水分資料的分析方法進行總結,為土壤水分定位觀測資料的橫向比較提供分析途徑,以促進土壤水分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隨著觀測時間的延續和土壤水分資料的積累,為進行土壤水分長期定位觀測數據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條件。土壤水分用烘干法(105℃)測定.生長期4~10月每月20日左右測定一次,每個樣品3個重復.土壤水分記錄儀每年測定7次,共進行了7年.降水量用簡易雨量筒實測。按降水量標準,分別屬于正常年、偏旱年、正常年、偏澇年、特旱年、偏旱年和特澇年.土壤水分的測定深度為0~300cm,11個層次。
通過土壤水分記錄儀測定數值試驗表明:從0~300cm土壤正常降水量且其分布亦正常年份的土壤水分動態可分為以下階段:;夏末秋初土壤水分蓄積期。0~100cm范圍內,貯水量變幅較大,為72.7±29.2mm(平均值±標準差);100~200cm,變幅減小(83.7±24.2mm);200~300cm相對穩定(93.1±15.4mm),只在特澇年份,土壤貯水量才能明顯增加。
根據土壤水分記錄儀七年的土壤水分定位觀測數據,土壤水分的時空變化特征在晉西北荒地進行定量分析,目的在于了解自然荒地土壤水分特點的情況,同時這將為區域環境監管提供科學依據和植被建設。對整個黃土高原地區土壤水分資料的分析方法進行總結,為土壤水分定位觀測資料的橫向比較提供分析途徑,以促進土壤水分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隨著觀測時間的延續和土壤水分資料的積累,為進行土壤水分長期定位觀測數據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條件。土壤水分用烘干法(105℃)測定.生長期4~10月每月20日左右測定一次,每個樣品3個重復.土壤水分記錄儀每年測定7次,共進行了7年.降水量用簡易雨量筒實測。按降水量標準,分別屬于正常年、偏旱年、正常年、偏澇年、特旱年、偏旱年和特澇年.土壤水分的測定深度為0~300cm,11個層次。
通過土壤水分記錄儀測定數值試驗表明:從0~300cm土壤正常降水量且其分布亦正常年份的土壤水分動態可分為以下階段:;夏末秋初土壤水分蓄積期。0~100cm范圍內,貯水量變幅較大,為72.7±29.2mm(平均值±標準差);100~200cm,變幅減小(83.7±24.2mm);200~300cm相對穩定(93.1±15.4mm),只在特澇年份,土壤貯水量才能明顯增加。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技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