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惠農助春耕
購買農資勤“問診”
“去年我種了2畝地辣椒,不管怎么施肥,就是不見好收成,是怎么回事啊?”“很可能是你施的氮肥太多了,辣椒喜好鉀肥,以后注意多施點鉀肥和有機肥。”這是茶棚鄉前石河村村民楊吉在縣城一家農資經銷門店購買化肥時的一段對話。現在,很多農民在購買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時都會像楊吉一樣,針對農資的質量、廠家、牌子、效果等多問幾個“為什么”,而農業、工商部門也適時派出工作人員,積極向農民宣傳購買農資的常識,傳授如何鑒別真假優劣,提高其自我保護和維權意識。
耕作之前忙“充電”
在深河鄉大毛義莊村委會議室,黑壓壓地擠滿了人,原來縣農牧部門的農藝師正在給大伙講授大棚蔬菜無公害種植及保護性耕作、平衡施肥、科學套種等技術和知識。撫寧縣抓住春播在即的有利時機,組織涉農部門科技人員分赴重點鄉村,通過舉辦培訓班、制作電視專欄等途徑,積極推廣配方施肥、地膜覆蓋、節水灌溉、果樹修剪等實用技術。目前,全縣已開展科技培訓40多場次,培訓農民2000多人次,利用集市和下鄉時機發放各類技術資料近萬份。
網羅信息早“探市”
為了更加有效地調整種植結構,實現增產增收,撫寧縣有的農民跑到外地考察取經,有的聯手出錢請人做“特派員”,到外地市場探行情,找銷路,拉訂單,也有的在自家或村委會的電腦上,查詢什么樣的農產品賣得俏,有哪些新優品種、新興實用技術及各地農產品銷售價格等信息,以便根據自身種養習慣及資金、技術、勞力等情況,決定種什么、種多少、怎么種。如今,網絡已成為很多農民指導春耕生產的參謀助手。
作者:孫永鋼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新的小麥國家標準將于2008年5..
- 下一篇:國家力推肥企為配方施肥主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