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肅北縣:利用工業來促進農業發展
肅北縣:利用工業來促進農業發展
來源: http://www.zhouyanwai.cn/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3-05-31 閱讀次
今年,肅北縣牧農業增加值計劃增長6%,達到4826萬元,牧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6%,達到16269元。如何在現有條件下更好地發展現代牧農業?肅北縣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工業反哺農業的發展新思路。今年,縣上對牧區基礎設施投入達到了3000萬元,比去年增加了20%。
“做好牧農民收入倍增工作,必須要把發展現代牧農業、增加牧農民收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加強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提高全縣牧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動牧農業經濟轉型跨越發展。”肅北縣副縣長巴成告訴筆者。
建園區,改善基礎設施條件
姹紫嫣紅的季節,肅北縣牧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里種植的蔬果枝繁葉茂,顯得分外醒目。位于黨城灣鎮西灘9公里處的肅北縣牧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緊鄰肅敦公路、黨河峽谷,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等條件便利。2010年建設以來,已投資2140萬元,建成高標準無土栽培日光溫室10座、設施養殖棚圈80座、人工育草基地2500畝。園區核心區占地面積約1000畝,輻射帶動面積5000萬畝。至目前,園區內水、電、道路、綠化等各項配套設施完成并投入使用。今年,縣上計劃投資1200萬元,新建高標準日光溫室50座,配套建設園區后續基礎設施項目。現已完成綠化林帶12條6.5公里,育草基地補植補造正在進行。
一座座溫室蔬菜大棚和設施養殖暖棚,成為該園區頗為壯觀的景色。隨著國家草原補獎機制政策的推進,肅北縣將逐步把該園區建設成為集高標準日光溫室、設施畜牧業、草產業基地、生產、銷售、示范、觀光等于一體的多功能現代牧農業示范園。
據了解,園區內的養殖小區最初計劃讓牧民入駐,但是后來考慮到牧民管理及養殖飼料等方面的困難,就考慮讓企業加盟戶入駐。縣牧農局副局長說,工業反哺農業具體體現在財政投入上。其中,園區計劃建設兩個交易區,一個牛羊交易區,一個農產品交易區,并招商引資建設一個牛羊肉風干加工廠,目前項目正在洽談中。養殖小區建成后,飼養量將達到1.2萬頭(只)。發展養殖業,就必須要發展草產業。
今年,肅北縣為強化草產業發展,計劃投入資金175萬元,大力發展以紫花苜蓿、飼用玉米等優質品種為主的草產業,實施牧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育草基地續建工程,種植紫花苜蓿、箭舌豌豆1500畝,形成牧農聯動,優勢互補和以農養牧、以牧促農的良性循環。
企業入駐,輻射帶動作用強
“實踐證明,一家一戶的經營模式不利于長遠的管理和發展,只有采取企業入駐、入股等形式,實行養殖業品種統一,才能對禁牧戶及失業居民發展養殖業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同時,為了保護生態發展,牧民由過去的天然草場放牧轉變為半飼半牧模式,把天然草場載畜量減少到29萬只,做到減畜不減收,減畜不減肉。”巴成對于園區建設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今年,肅北縣將大幅提升科技三項經費支持力度,縣財政預算同比增長20%,真正發揮科技對牧農民增收的助推作用。強化龍頭企業和廣大牧農戶之間的生產關聯和利益分配,以牛羊肉、奶制品、馬鈴薯系列產品和飼草料加工為主攻,引進和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力強的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年內爭取牛羊肉加工生產線建設項目落戶肅北。
巴成說,肅北縣具有天然環保的農畜產品,做好園區的各項工作,除引進龍頭企業外,還要做好專業合作社在農畜產品包裝、銷售等方面的工作。這就要求在民族縣農畜產品品牌打造、認證、宣傳、銷售等活動上進一步做好各項工作,對產品進行精深加工,統一推向市場,增加產品的知名度。同時,肅北縣擁有7萬畝林草基地,去年一年飼養散雞1萬只,每只能賣到100元至150元,經銷商實行定點收購。為了發展此項產業,今年,縣上出臺了扶持政策,對于飼養量達到5000只的養殖戶,縣上對雞苗采取補貼方式。利用3年時間,飼養散雞達到10萬只時,成立合作社,對雞苗實行統一進貨、統一銷售。
“做好牧農民收入倍增工作,必須要把發展現代牧農業、增加牧農民收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加強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提高全縣牧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動牧農業經濟轉型跨越發展。”肅北縣副縣長巴成告訴筆者。
建園區,改善基礎設施條件
姹紫嫣紅的季節,肅北縣牧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里種植的蔬果枝繁葉茂,顯得分外醒目。位于黨城灣鎮西灘9公里處的肅北縣牧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緊鄰肅敦公路、黨河峽谷,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等條件便利。2010年建設以來,已投資2140萬元,建成高標準無土栽培日光溫室10座、設施養殖棚圈80座、人工育草基地2500畝。園區核心區占地面積約1000畝,輻射帶動面積5000萬畝。至目前,園區內水、電、道路、綠化等各項配套設施完成并投入使用。今年,縣上計劃投資1200萬元,新建高標準日光溫室50座,配套建設園區后續基礎設施項目。現已完成綠化林帶12條6.5公里,育草基地補植補造正在進行。
一座座溫室蔬菜大棚和設施養殖暖棚,成為該園區頗為壯觀的景色。隨著國家草原補獎機制政策的推進,肅北縣將逐步把該園區建設成為集高標準日光溫室、設施畜牧業、草產業基地、生產、銷售、示范、觀光等于一體的多功能現代牧農業示范園。
據了解,園區內的養殖小區最初計劃讓牧民入駐,但是后來考慮到牧民管理及養殖飼料等方面的困難,就考慮讓企業加盟戶入駐。縣牧農局副局長說,工業反哺農業具體體現在財政投入上。其中,園區計劃建設兩個交易區,一個牛羊交易區,一個農產品交易區,并招商引資建設一個牛羊肉風干加工廠,目前項目正在洽談中。養殖小區建成后,飼養量將達到1.2萬頭(只)。發展養殖業,就必須要發展草產業。
今年,肅北縣為強化草產業發展,計劃投入資金175萬元,大力發展以紫花苜蓿、飼用玉米等優質品種為主的草產業,實施牧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育草基地續建工程,種植紫花苜蓿、箭舌豌豆1500畝,形成牧農聯動,優勢互補和以農養牧、以牧促農的良性循環。
企業入駐,輻射帶動作用強
“實踐證明,一家一戶的經營模式不利于長遠的管理和發展,只有采取企業入駐、入股等形式,實行養殖業品種統一,才能對禁牧戶及失業居民發展養殖業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同時,為了保護生態發展,牧民由過去的天然草場放牧轉變為半飼半牧模式,把天然草場載畜量減少到29萬只,做到減畜不減收,減畜不減肉。”巴成對于園區建設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今年,肅北縣將大幅提升科技三項經費支持力度,縣財政預算同比增長20%,真正發揮科技對牧農民增收的助推作用。強化龍頭企業和廣大牧農戶之間的生產關聯和利益分配,以牛羊肉、奶制品、馬鈴薯系列產品和飼草料加工為主攻,引進和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力強的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年內爭取牛羊肉加工生產線建設項目落戶肅北。
巴成說,肅北縣具有天然環保的農畜產品,做好園區的各項工作,除引進龍頭企業外,還要做好專業合作社在農畜產品包裝、銷售等方面的工作。這就要求在民族縣農畜產品品牌打造、認證、宣傳、銷售等活動上進一步做好各項工作,對產品進行精深加工,統一推向市場,增加產品的知名度。同時,肅北縣擁有7萬畝林草基地,去年一年飼養散雞1萬只,每只能賣到100元至150元,經銷商實行定點收購。為了發展此項產業,今年,縣上出臺了扶持政策,對于飼養量達到5000只的養殖戶,縣上對雞苗采取補貼方式。利用3年時間,飼養散雞達到10萬只時,成立合作社,對雞苗實行統一進貨、統一銷售。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