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廣西欽州平吉鎮發展蔬菜的生態可持續種植生產
廣西欽州平吉鎮發展蔬菜的生態可持續種植生產
來源: http://www.zhouyanwai.cn/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3-05-14 閱讀次
走進統一規劃的廣西欽州平吉鎮科盛蔬菜專業合作社農業園區,劃分的四大功能區令人眼前一亮。園區的建設根據不同地形,充分利用了自然坡度,養牛區、養鴨區位于上坡,沼氣池位于中坡,蔬菜種植區則被安排在下坡。
“在養鴨和養牛過程中產生的糞便與沖洗廢水進入厭氧沼氣系統,產生沼氣用作點燈做飯,沼渣經堆肥后用于蔬菜、甜玉米地施肥,沼液用于蔬菜、甜玉米地灌溉,甜玉米采收剩下的秸稈青貯后又可用來養殖肉黃牛。”科盛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凌海科在介紹合作社的“鴨(牛)-蔬-沼”生態循環農業生產模式時,言語中滿是自豪:“我們這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發展環保生態農業呢!”
旱地養鴨,環保又致富作為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凌海科有著多年的養鴨經驗。從早期的粗放養殖到集中飼養,水養改為旱養,一路走來,都離不開他“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的理念。
幾年前,凌海科注意到鴨場規模化養殖迅猛發展,畜禽糞便過度集中和沖洗污水大量增加,空氣、河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給農村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壓力,對當地農民的生活造成了不良影響。鴨棚里糞便滿地,臭氣熏天,過往行人戴著口罩也難以忍受。凌海科決心要探討一條減少養鴨污染環境保護生態的路子。他到山東、河南等地參觀鴨場,看見當地養鴨老板采用旱養辦法,鴨糞分離,很受啟發。
學到經驗后,凌海科在平吉鎮農業站的幫助下,盤活撂荒的土地,通過土地流轉整合了土地,修建了3個不銹鋼網床鴨欄。鴨欄每個2000平方米,共6000平方米,鴨子可以在網床上活動,網床上有一個一個的小孔,網下是斜式的水泥地板,實現鴨糞分離。為了解決水沖問題,凌海科就地打了6個深井,安裝噴槍,用噴槍沖洗網上鴨糞,把鴨糞沖到一個巨大的發酵池里,然后自動排出專用糞渠,灌溉菜園。而養殖鴨子所用的青貯飼料配以益生菌,既改善了肉鴨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了肉鴨的品質,又減輕了糞便的臭味。2012年,合作社利用旱地網床養鴨共出欄380萬羽。
蔬菜種植,生態無公害
在欽北區農業局和平吉鎮農業站的幫助下,合作社農民以土地入股方式,整合了520畝的土地用以種植蔬菜。為了充分利用鴨糞施淋蔬菜,凌海科在建鴨棚旱養時,特意在糞便發酵池的下邊,開了一條糞水溝,自動流入蔬菜的田里,達到施肥的目的。
整個蔬菜區規劃為露地種植和大棚種植,全部采用生態無公害栽培技術。露地以種植甜玉米為主,并配套噴淋系統和誘蟲瓶、誘蟲黃板、頻振式殺蟲燈;蔬菜防蟲大棚冬暖夏涼,用以種植西紅柿、豆角、西藍花等蔬菜,避雨避寒避曬。通過這些措施,減少了農藥使用量,確保了蔬菜質量安全。
筆者走訪的時候,西藍花進入了采收末期,一個王姓的農戶很開心地說:“大概是由于用了沼氣池的有機肥,我們的菜基本不用防蟲,蟲子非常少,不施用農藥,真的可以說是無公害蔬菜!”
變廢為寶,資源循環利用
蔬菜區采收后的青菜菜腳和玉米秸稈,經過切碎青貯,用來喂牛和養鴨,減少了飼料的消耗量。在整個園區內,還建立了3座各150立方的沼氣池。養鴨和養牛的糞便與沖洗廢水經沼氣池處理后,產生充足的沼氣供合作社電燈做飯,也一定程度保護了森林資源。“現在有沼氣可以用,我們不但節省了電費還省下了不少煤氣費,有的人家也不用買柴火燒了,非常實用和方便。”社員彭玉英高興地說。
沼氣池產生的沼氣現在可以滿足300多戶社員及附近村民日常使用,沼氣爐和管道都由欽州市農業局免費提供,農戶使用的沼氣也是全部免費。看到入社農戶得到了實惠,附近沒有加入合作社的農戶看著很是心動。近期,周邊又有近百戶農民要求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
“今年,我們還打算再多供周邊兩個自然村使用沼氣,此外,我們會投資相關設備,建50千瓦的沼氣發電廠,供園區和附近村民使用,剩余的還可以賣給國家電網哩。”凌海科說出他今年在資源循環方面的部分發展打算。
從沼氣池排出的沼渣經處理后可作為蔬菜生產的基肥,沼液稀釋通過管道自流到蔬菜區,實現自動施肥和灌溉,既減少了人工,又減少了化肥使用量。走在合作社的園區內,可以感覺到處處有生態衛生資源循環的理念。每個環節都能變廢為寶,資源循環利用,在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高了經濟效益。
“在養鴨和養牛過程中產生的糞便與沖洗廢水進入厭氧沼氣系統,產生沼氣用作點燈做飯,沼渣經堆肥后用于蔬菜、甜玉米地施肥,沼液用于蔬菜、甜玉米地灌溉,甜玉米采收剩下的秸稈青貯后又可用來養殖肉黃牛。”科盛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凌海科在介紹合作社的“鴨(牛)-蔬-沼”生態循環農業生產模式時,言語中滿是自豪:“我們這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發展環保生態農業呢!”
旱地養鴨,環保又致富作為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凌海科有著多年的養鴨經驗。從早期的粗放養殖到集中飼養,水養改為旱養,一路走來,都離不開他“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的理念。
幾年前,凌海科注意到鴨場規模化養殖迅猛發展,畜禽糞便過度集中和沖洗污水大量增加,空氣、河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給農村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壓力,對當地農民的生活造成了不良影響。鴨棚里糞便滿地,臭氣熏天,過往行人戴著口罩也難以忍受。凌海科決心要探討一條減少養鴨污染環境保護生態的路子。他到山東、河南等地參觀鴨場,看見當地養鴨老板采用旱養辦法,鴨糞分離,很受啟發。
學到經驗后,凌海科在平吉鎮農業站的幫助下,盤活撂荒的土地,通過土地流轉整合了土地,修建了3個不銹鋼網床鴨欄。鴨欄每個2000平方米,共6000平方米,鴨子可以在網床上活動,網床上有一個一個的小孔,網下是斜式的水泥地板,實現鴨糞分離。為了解決水沖問題,凌海科就地打了6個深井,安裝噴槍,用噴槍沖洗網上鴨糞,把鴨糞沖到一個巨大的發酵池里,然后自動排出專用糞渠,灌溉菜園。而養殖鴨子所用的青貯飼料配以益生菌,既改善了肉鴨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了肉鴨的品質,又減輕了糞便的臭味。2012年,合作社利用旱地網床養鴨共出欄380萬羽。
蔬菜種植,生態無公害
在欽北區農業局和平吉鎮農業站的幫助下,合作社農民以土地入股方式,整合了520畝的土地用以種植蔬菜。為了充分利用鴨糞施淋蔬菜,凌海科在建鴨棚旱養時,特意在糞便發酵池的下邊,開了一條糞水溝,自動流入蔬菜的田里,達到施肥的目的。
整個蔬菜區規劃為露地種植和大棚種植,全部采用生態無公害栽培技術。露地以種植甜玉米為主,并配套噴淋系統和誘蟲瓶、誘蟲黃板、頻振式殺蟲燈;蔬菜防蟲大棚冬暖夏涼,用以種植西紅柿、豆角、西藍花等蔬菜,避雨避寒避曬。通過這些措施,減少了農藥使用量,確保了蔬菜質量安全。
筆者走訪的時候,西藍花進入了采收末期,一個王姓的農戶很開心地說:“大概是由于用了沼氣池的有機肥,我們的菜基本不用防蟲,蟲子非常少,不施用農藥,真的可以說是無公害蔬菜!”
變廢為寶,資源循環利用
蔬菜區采收后的青菜菜腳和玉米秸稈,經過切碎青貯,用來喂牛和養鴨,減少了飼料的消耗量。在整個園區內,還建立了3座各150立方的沼氣池。養鴨和養牛的糞便與沖洗廢水經沼氣池處理后,產生充足的沼氣供合作社電燈做飯,也一定程度保護了森林資源。“現在有沼氣可以用,我們不但節省了電費還省下了不少煤氣費,有的人家也不用買柴火燒了,非常實用和方便。”社員彭玉英高興地說。
沼氣池產生的沼氣現在可以滿足300多戶社員及附近村民日常使用,沼氣爐和管道都由欽州市農業局免費提供,農戶使用的沼氣也是全部免費。看到入社農戶得到了實惠,附近沒有加入合作社的農戶看著很是心動。近期,周邊又有近百戶農民要求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
“今年,我們還打算再多供周邊兩個自然村使用沼氣,此外,我們會投資相關設備,建50千瓦的沼氣發電廠,供園區和附近村民使用,剩余的還可以賣給國家電網哩。”凌海科說出他今年在資源循環方面的部分發展打算。
從沼氣池排出的沼渣經處理后可作為蔬菜生產的基肥,沼液稀釋通過管道自流到蔬菜區,實現自動施肥和灌溉,既減少了人工,又減少了化肥使用量。走在合作社的園區內,可以感覺到處處有生態衛生資源循環的理念。每個環節都能變廢為寶,資源循環利用,在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高了經濟效益。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