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可看到原子結構 國大引進氦離子顯微鏡
可看到原子結構 國大引進氦離子顯微鏡
國大設立了等離子體光學與先進照影科技實驗室(Plasmonics and advanced Imaging Technology Laboratory),負責生命科學、醫藥、石墨單原子層(graphene)與納米科技的研究。
全球第三擁有這種顯微鏡
約10個月前才獲得顯微鏡的實驗室已經研究取得了5納米厚的石墨的單原子層的成果。
文奇說,這是目前的世界記錄。這類極薄的石墨的單原子層日后若應用在電子中,將可發揮突破性的效果。例如:一個兩千兆赫(GHz)的電腦晶片若使用該科技,速度將可增加10倍。不過文奇強調,目前研究還處于基礎研究階段,存在不少問題。如果要推出市場,還需要一段時間。
此外,氦離子顯微鏡也可讓研究人員在無需
除了美國哈佛大學和美國國家標準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 外,該實驗室是全球第三個擁有這臺先進儀器——氦離子顯微鏡(helium ion microscope)——的研究機構。
負責在實驗室利用幾乎可看到原子(atom)結構的氦離子顯微鏡進行實驗的文奇教授(Thirumala Venky Venkatesa)受訪時說,顯微鏡生產商向他透露,雖然國大是最后才獲得儀器的研究機構,但卻是至今取得最多突破的機構。
約10個月前才獲得顯微鏡的實驗室已經研究取得了5納米厚的石墨的單原子層的成果。
文奇說,這是目前的世界記錄。這類極薄的石墨的單原子層日后若應用在電子中,將可發揮突破性的效果。例如:一個兩千兆赫(GHz)的電腦晶片若使用該科技,速度將可增加10倍。不過文奇強調,目前研究還處于基礎研究階段,存在不少問題。如果要推出市場,還需要一段時間。
此外,氦離子顯微鏡也可讓研究人員在無需借助其他媒介的情況下,直接觀察生物樣本。
之前,科研人員利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生物樣本時,必須把樣本放在金屬上,但金屬和樣本的互動卻會改變它一些原有的特質,使觀察變得不太準確。有了氦離子顯微鏡后,這方面的限制將不復存在。
顯微鏡也可讓公眾看到健康和患病細胞結構的不同,結構在患病后出現怎樣的演變等。這有助于對藥物和療法的研究取得更精確的結果。
實驗室目前也同楊潞齡醫學院合作,研究腎臟細胞內的納米毒素物質。
國大的這臺氦離子顯微鏡原價200萬元,但在同顯微鏡制造商Carl Zeiss SMT簽署聯合研發協議后,國大只需支付95萬元就可擁有這臺頂尖的科研儀器。(海峽時報)國大的這臺氦離子顯微鏡原價200萬元,但在同顯微鏡制造商Carl Zeiss SMT簽署聯合研發協議后,國大只需支付95萬元就可擁有這臺頂尖的科研儀器。(海峽時報)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