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江浙及黃河流域米價逆勢上揚
江浙及黃河流域米價逆勢上揚
目前,因天氣炎熱且國內大部分城市正值雨季,大米不易儲存,加上學校已經放假,大米正值季節性消費淡季。但自7月中下旬以來,江浙沿海一帶及黃河流域省份大米價格在消費淡季不降反漲,呈現出明顯的“反季上揚”態勢,漲幅在0.02-0.04元/斤。根據中華糧網對市場進行調查發現,此次價格反常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江蘇及東北產區米廠均紛紛上調了米價,從而帶動長江以北地區大米價格的上漲。
糧源漸減 東北企業對后市供應狀況有所恐慌
目前,黑龍江產區圓粒米出廠價普遍在1.54-1.58元/斤,較月初上漲0.02-0.05元/斤。中華糧網分析認為,此次東北地區大米價格上調的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7月中下旬以來油糠價格暴跌,現油糠出廠價在0.64-0.68元/斤,較月初下跌0.12-0.16元/斤,副產品走弱直接壓縮了米廠的利潤空間導致米廠提價;二是因東北臨儲稻谷已持續大量拍賣了兩個多月,30日黑龍江拍賣量被調減至20萬噸,另有傳聞東北臨儲拍賣可能將繼續調減投放量或者出現停拍,市場對后市原糧供應狀況感到恐慌,因而競拍積極,促進了原糧價格的反彈;三是河北、河南、山西、山東一帶經銷商前期因臨儲拍賣持續且量大,對后市不看好,存糧意愿低,但目前庫存大部分拋售完畢,加之產區價格上漲又開始加大了采購量。
自5月26日起,截止到30日,拍賣市場上黑龍江粳稻已累計成交207.88萬噸,而08年黑龍江共收購臨儲粳稻268.3萬噸左右,因此,如果以全是臨儲粳稻來算,目前剩余臨儲粳稻共計在60萬噸左右,按每周20萬噸的拍賣速度計算,其量還可以延續三周。但值得注意的是,自5月26日起,每次黑龍江所拍賣的糧源當中均含有部分最低收購價粳稻。
供應緊張 江浙地區大米價格出現淡季上揚
截止到30日,江蘇、安徽地區臨儲稻谷拍賣共進行了兩次,但因為量較小,且糧源流入市場仍需一定的時間,因而當地大部分米廠仍處于無糧加工的狀況,總體開機率十分低。市場供需緊張則是造成此次米價上漲的最直接原因。據江蘇農墾米業集團黃海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聯浩表示,現該企業粳米出廠價在1.55元/斤,較月初上漲0.03元/斤。由于江蘇臨儲粳稻國標三等起拍價定在1.05元/斤,價格較高,因此對后市總體表示看好,競拍積極性很高。另外,目前蘇州、上海地區江蘇產粳米批發價在1.63-1.65元/斤,浙江杭州、寧波在1.63元/斤,價格總體較前期上漲了0.03元/斤,但大米走貨依舊緩慢。
綜合來看,雖然目前東北地區臨儲粳稻已剩余不多,但后期國家所掌控的最低收購價糧源仍然足夠支撐到新糧上市,市場斷檔的情況很難出現;其次,江蘇、安徽的臨儲粳稻正在陸續進入市場,在很大程度上能緩解江浙及黃河流域的粳米供應;再次,大米正值消費淡季,終端消費仍處于低迷時期,以及南方中晚秈米依舊疲軟、臨儲稻谷陸續投放市場等因素都將制約著后市米價的大幅上揚。因此,筆者認為,在新糧上市之際,我國稻米價格將總體處于平穩堅挺的態勢,上漲下跌空間均有限;再者由于今年早稻增產成為定局,中晚稻及粳稻增產有望,下半年供應預計十分充足,稻米市場難以出現大幅波動。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浙江溫州早稻創豐產紀錄,收購價格..
- 下一篇:油菜籽業步大豆后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