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湖南又現“空心”稻谷 原因可能為天氣
湖南又現“空心”稻谷 原因可能為天氣
○其中湘陰縣3萬畝農田出現空谷,兩萬畝絕收
○農業部門初步分析認為:也是低溫天氣惹的禍
再過幾天就是早稻收割的季節了,然而最近幾天,記者接連接到了我省多地出現早稻大面積空秕谷現象的反映,這些地方主要集中在益陽、常德、岳陽等環洞庭湖區域。
在常德漢壽縣龍陽鎮,那里有上千畝的稻田,但當地農民今年卻等不來收獲的季節。農民說按理十天前,稻子就應該長出白色的揚花,之后才能授粉,并長出谷子,但是十天前這里的稻子基本上長不出揚花,現在上千畝的稻田幾乎都是空殼。一村民告訴記者,他種了50年地,今年62歲了,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事情。村民們還說,他們村2000多畝都是這種空殼現象,隔壁村也都是這樣。
在湘陰縣南湖洲鎮,早稻空殼的現象也是比較嚴重,往年畝產有900斤至1000斤,今年只有不超過三百斤,而且用的種子和往年都一樣。湘陰縣農業局初步統計,全縣有三萬畝農田出現空谷,其中有兩萬畝絕收。
在益陽赫山區,同樣出現了大面積早稻空秕的現象。當記者來到赫山區受災最嚴重的牌口鄉注湖港村時,見到了同樣焦急的村民。一村民介紹,都是平常年自己留下來的種子,又不是什么新種子,而且種植技術都一樣。
注湖港村村支書程小紅告訴記者,受損面積大概一千多畝,產量大概減少四到五成,總的經濟損失大概是400萬到500萬。
洞庭湖區自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可據記者初步調查,僅在環洞庭湖區域,我省早稻空秕的面積就已經達到了數萬畝以上,但目前為止還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
目前,湘陰縣農業局已經派出五組專家對早稻種植區展開調查。根據氣象記錄,從今年5月23日到6月3日,湘陰縣遭遇一股低溫天氣,6月8日起又出現連續一周的歷史罕見高溫。在高溫條件下,雄花就不會影響雌花的受精,就是受精了也會退化。
記者采訪了常德漢壽和益陽赫山區兩地,當地農業部門也基本給出了相似的結論。
漢壽農業局總農技師曾愛平說:主要是我們的種子是特早熟品種,以及早熟品種,播期比較偏早的,在它的生長過程中,在優穗分化的時節,對氣溫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必須日平均氣溫在20攝氏度以上,但五月下旬有連續七天的時間,氣溫低于20攝氏度。
專家建議,眼下種植戶最需要做的就是噴施磷酸二鋅鉀,以提高灌漿稻子的存活率,把損失降到最低。
益陽赫山區農業局分析,當地主要是低溫導致花粉發育出現問題,應該是有花沒粉,所以造成授粉困難,授了粉的部分還是要加強田間管理,能收多少就收多少,盡量減少損失。同時赫山區農業局也表示,準備勘災定損后,給農民一定的補償,補償的最高金額就是針對全部失收的那部分,可以達到240元/畝。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中國糧食市場面臨巨大壓力
- 下一篇:關稅取消引發出口猜想,資金借機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