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種子市場專項治理成效明顯
種子市場專項治理成效明顯
今年春季以來,天水市采取了有力的措施,進行種子執法工作。種子管理部門主要通過種子經營登記備案、品種市場準入、種子市場執法檢查這三方面的行動,切實加強種子市場監管工作,來達到治理規范種子市場和提高種子質量全面提高的目的。
早安排、早部署,組織開展全市春季種子市場專項整治行動
三月份市站制定并下發《2009年天水市種子市場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同時根據今年種子市場的新情況,由市農業局和市工商局聯合制定下發了《2009年天水市種子市場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及早組織部署全市種子市場專項治理工作,從工作思路、目標、重點、措施、步驟等方面做了具體安排。各縣區按照市上要求,結合各自實際,成立了由農業、工商、質檢、公安等多部門組成的春季農資打假護農專項整治“百日行動”協調小組,確定農資打假相關部門第一責任人、直接責任人、辦公室及組成人員名單,縣區種子管理站根據轄區特點也都制定了本縣區種子市場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確定工作重點,細化工作任務,明確工作進度安排。
開展宣傳、培訓和咨詢活動,維護種子生產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
全市共出動宣傳人員515人次,宣傳車輛127臺(次),懸掛條幅60幅,組織散發《種子法》、《甘肅省農作物種子條例》、《如何正確選購包衣種子》、《種子科技知識問答》等宣傳資料 33140份,接受宣傳的群眾達19.16萬余人次,組織舉辦法律、法規、技術等培訓班37場次,培訓種子經營人員228人次。
以實行種子經營登記備案制度,強化品種市場準入為突破口,加強種子市場執法檢查
1.全面實行種子經營登記備案制度。在去年秦州、麥積二區種子管理站開展種子經營登記備案取得經驗的基礎上,今年在全市全面推行種子經營登記備案制度。全市登記備案的種子經營門店95家,玉米品種39個。
2、強化品種市場準入,加強品種管理。今年市上對通過國家和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市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核準、登記的16個玉米雜交品種發布了天水市2009 年雜交玉米品種市場準入公告,要求凡是有資質的種子企業和經營門店,必須依據公告內容到準入區域所在地的縣(區)種子管理站備案。未經公告的品種一律不得在市場上銷售,一經發現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全市未登記備案種子經營戶6家,品種5個。
3、加強種子市場執法檢查力度。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各縣區種子管理站在春播期間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對轄區內的種子經營門店進行了全面摸底和檢查。各縣區通過聯合執法與行業執法相結合,全面排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出動種子執法人員515人次,執法檢查車輛117臺次,檢查種子經營戶317戶,檢查面達100%.查出超范圍種子經營企業2家,無委托書銷售種子門店24戶,“三無”流動種子銷售商販35個,沒收“三無”種子140公斤。查出未審先推品種7個,種子數量1500公斤,查處假劣玉米種子 494公斤,其他假劣種子10公斤,封存假劣或不合格種子620公斤。
加強監督抽查,強化種子經營戶質量意識
一是加強對種子經營戶的宣傳引導,要求所有種子經營門店都必須在所在地縣區種子管理站登記備案,銷售的主要農作物品種必須通過國家和省上審定;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要通過省上認定,且不能超越適宜推廣種植區域,把好種子進貨關。
二是加強市場種子質量監督抽查。全市共抽檢重點玉米品種樣品82個,代表種子數量 99.
三是加強宣傳、培訓,強化種子經營者的質量意識。
四是落實信息披露制度,適時向社會公布雜交玉米品種市場準入公告和優良新品種信息,推介一批種子質量高、信譽可靠的種子生產經營企業和種子經營戶名單、產品名單,積極引導農民群眾科學選用良種。
加大品種權宣傳力度,打擊侵權行為
按照省種子管理站甘種站【2009】22號、23號和31號關于玉米雜交品種維權的通知精神,加強保護品種權的宣傳工作,強化品種權意識,重點對我市種子流通領域中沈單16號、沈玉21號、登海9號、登海11號、鄭單958、豫玉22號等玉米新品種是否存在品種侵權行為進行檢查,保護品種權人的合法權益,營造公平有序的種子市場競爭環境。
通過這次整治工作,天水市種子市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規范之風,對其他省市起到了明顯的示范作用。同時,在硬性措施的壓力下,也有很多人性化措施,如開展宣傳、培訓和咨詢活動,維護種子生產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也提高了種子經營戶的質量意識。因此,對于此類措施,我們應該積極響應,積極組織,對于整個市場的規范,各方利益的保護,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