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重慶今年起開展高標準農田新增耕地指標交易
重慶今年起開展高標準農田新增耕地指標交易
近日,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市財政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全市各區縣規范開展高標準農田新增耕地指標交易并做好收益管理,進一步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高標準農田新增耕地指標是指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增加的耕地作為占補平衡補充耕地的指標,包括新增耕地數量、新增水田數量及新增糧食產能三類指標。
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開展高標準農田新增耕地指標交易,能夠有效拓寬補充耕地來源,發揮經濟發達地區和新增耕地資源豐富地區資金資源優勢互補,落實耕地“占優補優”,形成高標準農田新增耕地、新增耕地指標交易、所得收益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良性互動。
通知明確,各區縣高標準農田新增耕地指標計提10%(按耕地開墾費收取標準)保障市級重點項目,預留10%作為監督檢查調劑使用指標后,由區縣農業農村部門按市農業農村委制定的新增耕地指標交易計劃,及時將對應項目的合格證、《重慶市耕地占補平衡指標證書》或記載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的其他載體原件提交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申請交易。
據了解,指標交易獲得的收益在扣除中央、市級補助資金之外的建設投入和市、區縣兩級技術指標工作經費后,市、區縣按3:7的比例分配。指標收益要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市級收益統籌用于高標準農田重點項目建設,區縣收益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工程管護等。
通知要求,各區縣要用足用活高標準農田新增耕地政策,按照“宜田則田、宜土則土”的原則,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大力實施土地平整工程,嚴禁水田改旱地,鼓勵旱地改水田,確保備案項目新增耕地率不低于5%。同時,要做好高標準農田新增耕地后期利用,用于糧油、糧菜等產業發展。
該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市財政每年安排近25億元農田建設補助資金支持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300萬畝,為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夯實產業基礎。下一步,市財政將做好高標準農田新增耕地指標收益管理,統籌安排指標收益與農田建設補助資金,進一步提高畝均投入標準,為實現“藏糧于地”、守住耕地保護紅線提供有力的財力支撐。
來源:上游新聞記者 孫瓊英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