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技術文章 > “爭時間,搶效率”,植保信息化系統成農業病蟲害防治良藥
“爭時間,搶效率”,植保信息化系統成農業病蟲害防治良藥
如果問一個農人,在農作物種植中最怕遇到什么情況?干旱、洪澇、病蟲害,可能將是大多數人的回答。
植保工作是保證農作物健康生長的重要工作,以往的植保工作大都是人工完成的,檢測效率低不說還有很大的誤差。隨著農業種植規模化的發展,人工檢測方式早已無法滿足傳統的農業病蟲害防治工作。
如今,大數據的應用,為農業害蟲預警監測提供數據支撐,并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處理等,來實現植保的網絡化、可視化和數字化發展,提高農業害蟲的防控水平。
一般而言,病蟲害的發生往往具有規模性和突發性,擴散的速度非常快,因此農作物病蟲預警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時間戰”。只有做到了快和準,那么才能及時阻止病蟲害擴散,減少損失。
為搶占“時間”,國內領先的智慧農業信息服務商托普云農順勢而為研發出植保信息化系統,讓測報員第一時間就能接收到病蟲信息,實現監測預警的零距離。
在該信息系統中,采用高精度的農業物聯網傳感器和高清攝像頭來在線采集苗情、土壤墑情、病蟲害情、墑情等信息,實現了對農業蟲情、病害和環境信息的實時在線獲取和保存。
對采集來的信息,通過智能分析、決策等,來實現對病蟲害的準確預測預報,并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據悉,植保信息化系統是一個綜合性的管理平臺,可以針對于多個地塊的病蟲害信息情況進行遠程在線監測,方便各級農業管理部門做好轄區內的蟲害防治、防控指導等管理工作。
與蟲情相類似,墑情也是農業植保管理中最常見的災害。由于各省包含眾多市縣級鄉鎮地區,用報表很難將全省的墑情形象展示出來。
對此,托普云農研發出圖形預警與災情渲染模塊。將災情按嚴重程度分為不同顏色,并在省級行政圖中以點的形式表示。只要一打開平臺的行政區域圖,即可直觀顯示省內各區域的墑情情況如何。
在農林業種植上,雖然預防方法多種多樣,但常常因為不科學的做法而收效甚微。
托普云農植保信息化系統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智能化管理技術等先進技術和設備,來實現信息化管理,達到省市縣鄉各級信息采集站無線傳輸、運程控制和信息數據共享,從而提高農業部門的病蟲害監測防控能力。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