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減量彰顯綠意
從華北滴灌水肥一體化設備在糧食作物上的應用,到云南經濟果園集成推廣配方施肥,再到東北水稻機械化側深施肥技術的落地……近年來,隨著一系列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糧食的“糧食”——化肥經歷了從傳統大水大肥到首次實現零增長的歷史性轉變。
減下去的是化肥用量,提高的卻是耕地土壤質量和農產品品質;蕼p量,一頭承載著自然環境,另一頭承載著農民盼頭,既保護了自然生態,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又為廣大農民帶來了切實的效益,實現了節本增效,提升了我國的農業競爭力。
化肥減量,綠色作底。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也是種植業的本色,更是現代農業的亮色。5年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普及、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耕地質量提升、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等行動的開展;以及2016年化肥用量首次接近零增長,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80%以上,水肥一體化應用面積9000多萬畝等一系列可喜成績的取得,都詮釋著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農業部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推進化肥減量與增效并重,生產與生態統籌的智慧與汗水。
一是技術集成創新的智慧。農業部門立足農業生產需求,整合科研、教學、推廣和企業力量,加快減量增效新型肥料產品的研發與應用,同時推進農機農藝融合,集成先進施肥技術,逐步替代傳統施肥方式。
二是體制機制創新的智慧。在政策落實上,探索政府購買服務、PPP模式、金融保險支持等多種方式;在技術推廣上,聚焦優勢區域,密切聯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強示范引領;在生產應用上,大力提升種養結合水平實現變廢為寶,發展綠色優質農產品提高經濟效益。
三是農化服務創新的智慧。開展農企對接引導肥料企業、科研機構做好技術服務,運用信息技術,結合傳統推廣手段,普及科學施肥和土壤改良知識,讓先進技術、優質產品真正轉化為農民的生產資料。
土肥工作5年來成績輝煌,減量增效農民受益良多,綠色筆墨揮灑豐收畫卷,砥礪奮進再度揚帆起航!
數說亮點
2016年全國農用化肥用量約6000萬噸(折純),與上年基本持平。
2016年,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應用面積近16億畝,技術覆蓋率達80%以上,配方肥用量占主要糧食作物用肥總量的50%以上。
2016年,全國水肥一體化應用面積超9000萬畝,糧食作物在節水40%的前提下實現增產20%~50%,設備投入成本每畝降低到800~1000元。
2016年實施秸稈還田綜合技術面積1321.25萬畝,綠肥種植示范面積1036.2萬畝,改良培肥綜合技術面積237.48萬畝。
全國旱作農業技術推廣、水肥一體化等項目資金投入累計近70億元,以地膜覆蓋、水肥一體化、抗旱抗逆等為主的旱作農業技術推廣應用面積超過4億畝。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廣東今年將墾造水田8萬畝
- 下一篇:高標準農田建設如何落到“一張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