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在线日韩欧美,午夜高清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日韩小视频在线

農業儀器網

栽培技術革新提升五常稻米品質

來源: 農民日報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08-10-31  閱讀
金秋時節,黑龍江省五常市水稻開始大面積收割,辛勤勞作的農民們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據五常市農委等部門估測,今年該市水稻品質、產量均創歷史最好水平。五常稻米產業正向黑龍江省稻米加工主要基地、北方稻米集散中心邁進。
科技讓五常大米增產。五常水稻種植面積近170萬畝。近年來,五常市把提高科技貢獻率作為增加水稻產量的突破口。他們向農戶發放了《五常市水稻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和《五常市綠色食品水稻栽培模式圖》,在水稻品種選育、育苗方式、栽培模式和灌溉措施四個方面進行創新。以“兩早(早扣棚、早育苗)、兩稀(稀播、稀植)、兩曬(在有效分蘗末期和抽穗前期兩次曬田)、兩防(防治稻瘟病和防治二化螟)”為主,全面實施稀植、超稀植技術規程。圍繞水稻標準化生產搞好全員培訓,全市年累計培訓農戶18萬人次。針對去年“稻花香2號”表現較好,今年農民可能大面積種植的情況,下發了《致全市農民朋友的一封信》,向農民說明“稻花香2號”成熟期長,要因地施種,盲目種植和越區種植有可能出現危險和損失,并請育種專家田永太在電視上就“稻花香2號”的特點和種植技術要求等進行了專題講座。今年52歲的王慶有是五常市杜家鎮半截河子村的一個普通農戶,王慶有種的7畝水田地從去年起都換成了新品種“稻花香2號”,他粗略估計一下,和去年相比,今年水稻的產量要增加一成以上,收入增加七八千元。他說:“這樣的好年頭,好收成,當然離不開黨的好政策、農業生產的好技術。”
五常成功研究出水稻超稀植高產栽培技術和大棚缽體育苗機械擺栽技術,被日本專家譽為同緯度地區最先進的栽培技術。市財政投入1000萬元,對農民建設大棚給予補助,推廣標準化大棚5000棟。并結合國家糧食高產創建工程,在民樂鄉、志廣鄉、龍鳳山鄉、五常鎮建立了四個高產創建核心區7500畝,萬畝展示區四個4.3萬畝,推廣輻射區120萬畝,核心區水稻單產750公斤,展示區水稻單產700公斤,輻射區水稻單產667公斤。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為水稻增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種植生態稻、有機稻,讓人們吃上安全、放心的五常大米,是五常市稻米產業今后的發展方向。五常市森林植被覆蓋率在70%以上,發展綠色有機食品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全市有機水稻面積發展到4.5萬畝,輻射帶動有機水稻基地面積20萬畝。
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力求提升農作物品質。當地政府大力扶持葵花陽光米業、中良美裕公司等水稻產業化龍頭企業,壯大高品質水稻產業的實力,增強其牽動力。
為了讓有機稻米擁有更好的生長環境,五常市致力于生態環境保護,2008年共完成造林33000畝。打造生態農業,已成為五常市農業生產的長久之計。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4 http://www.zhouyanwai.cn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I座11-13樓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